這個指標40%的成年人異常!哪些人群該重點檢測,多久檢測?
全科科普
病例分享
吳某(化名),37歲男性,體重65kg,身高160cm,BMI 25.39kg/m2,因“發(fā)現(xiàn)血壓升高伴頭痛1月”于我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除了發(fā)現(xiàn)血壓偏高外,同時也發(fā)現(xiàn)血糖、血脂明顯異常,典型的“三高”患者。
“三高”患者 急需對癥治療
后續(xù)該患者堅持于中山市博愛醫(yī)院全科門診隨訪,血糖、血壓、血脂均控制達標。
由上述的病例,我們可能會有疑問,該患者體重并沒有明顯超重或者肥胖,為什么也會出現(xiàn)血脂異常呢?難道不是胖子才會血脂高嗎?
血脂來源的途經
人體內血脂的來源有兩種途徑,即內源性和外源性。外源性血脂是指由食物經過胃腸道的消化和吸收脂類物質進入血液的血脂成分。而內源性血脂是指在人體的肝臟、脂肪等組織細胞中合成(原料為脂肪酸、糖(碳水化合物)、部分氨基酸(蛋白質))的血脂成分,而且這條途徑產生的血脂占總血脂的70% ~ 80%......
正是因為我們內源性血脂占主要來源途徑,所以高脂血癥不是胖人的“專利”,而瘦人也并非是高脂血癥的“絕緣體”。
高血脂的發(fā)病率
近年來,中國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異?;疾÷拭黠@增加,2012年全國調查結果顯示,高膽固醇血癥的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患病率13.1%,中國成人血脂異??傮w患病率高達40.40%。
近年我國冠心病死亡率不斷增加,首位原因為膽固醇水平升高的影響,占77%,明顯超過糖尿病和吸煙,成為首要致病性危險因素。
小心“無聲的殺手”
血脂異常為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發(fā)生發(fā)展中最主要的致病性危險因素,而我國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已成為首位死亡原因。高脂血癥的危害是隱匿、逐漸、進行性和全身性的,尤其對心腦腎血管的危害重大。
很多高脂血癥的患者可能并不表現(xiàn)出明顯的癥狀,且高脂血癥發(fā)展成冠心病、腦卒中需要一定的時間,人們很容易忽視高脂血癥的危害,因此我們必須當心高脂血癥成為“無聲的殺手”。
致病因素
●飲食、少動:缺乏運動,攝入高熱量食物,飲食結構不合理,肥胖。
●疾?。禾悄虿?、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庫欣綜合征、肝腎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骨髓瘤等。
●藥物:不恰當使用藥物如噻嗪類利尿藥、某些β受體阻滯劑等;長期大量使用糖皮質激素可引起血脂異常。
●其他因素:吸煙,酗酒,遺傳等。
4類人群應重點檢查血脂水平
①有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病史者。
②存在多項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的人群。
③有早發(fā)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級直系親屬在55歲前或女性一級直系親屬在65歲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癥患者。
④皮膚或肌腱黃色瘤及跟腱增厚者。
我們應該多久檢測一次血脂
①建議20~40歲成年人至少每5年檢測1次血脂。
②建議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期后女性每年檢測血脂。
③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應每3-6個月檢測1次血脂。
④因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應在入院時或入院24 h內檢測血脂。
該如何進行生活管理
1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粗糧等。
●多吃豆制品
●多吃不飽和脂肪酸(魚類、植物油等)
●少脂:少吃肥肉、動物內臟等高脂肪類食物。
●少食:每日應控制總熱量、少吃多餐,達到或維持合適體重。
●少鹽:每日食鹽攝入量應小于6克。
2
●頻次:堅持規(guī)律的中等強度代謝運動,建議每周5~7天、每次30分鐘。
●運動種類:有氧運動、伸展運動、增強肌肉的運動。
●有氧體力活動:運動時體內代謝有充足的氧供應如散步、游泳、慢跑、體操等。
●運動過程:5分鐘熱身、20分鐘運動、5分鐘恢復。
●運動強度:安全最高心率:170-年齡。
3
4
重視隨訪
藥物治療開始后4-8周復查血脂、肝功能、肌酸激酶,若無特殊情況且血脂達標可改為每6-12個月復查1次;長期達標者可每年復查1次。
如血脂未達標則需調整降脂藥劑量或種類,或聯(lián)合應用不同作用機制的降脂藥進行治療,每當調整降脂藥種類或劑量時,都應在治療6周內復查。
中山市博愛醫(yī)院全科醫(yī)學科是集醫(y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臨床科室。全科醫(yī)學科設有普通門診及住院部,開放床位14張,擁有完備的醫(yī)護團隊,目前有5人在省、市級的全科專業(yè)學術團體擔任副主任委員、常委或委員,常年開展常見病、多發(fā)病診療和護理以及診斷明確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診治。
全科醫(yī)學科門診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樹立健康的飲食觀念、科學的運動觀念和規(guī)范的診療觀念。全科醫(yī)生將根據患者的血脂水平及其他危險因素全面評價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總體危險,并以此確定血脂異?;颊哒{脂治療的決策,并且針對多重危險因素,制定出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決策,從而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總體危險。科學防范高血脂癥的發(fā)生發(fā)展,對患者的生活方式及規(guī)范用藥予以指導,制定隨訪計劃。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